草莓,色澤鮮艷、酸甜可口,一直以來都是深受大眾喜愛的水果。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大多以鮮食的方式享受草莓的美味。眼下,隨著氣溫上升,草莓鮮食進入尾聲。然而,草莓的價值遠不止于鮮食這一途徑,其在深加工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含著巨大的產業價值。
從營養角度來看,草莓堪稱“營養寶庫”。豐富的營養成分,為草莓深加工產品奠定了良好的品質基礎,無論是制作飲品、食品,還是開發保健品,都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健康益處。
在實際產業發展中,草莓深加工已呈現出多樣的產品形態。例如,在一些草莓主產區,速凍草莓成為重要的加工品類。通過先進的速凍技術,將新鮮采摘的草莓迅速冷凍,最大程度保留其營養成分和口感。這些速凍草莓不僅可以作為烘焙原料,用于制作草莓蛋糕、草莓冰淇淋等甜品,還能直接出口到國外市場。像山東安丘,作為草莓種植大市,其生產的冷凍草莓在國際市場上頗具競爭力。據安丘市相關數據顯示,當地草莓種植面積達3.0萬畝,總產量7.5萬噸左右,部分草莓經加工制成冷凍草莓后,成為出口創匯的重要產品。
草莓醬也是常見的深加工產品。將草莓熬制成醬,不僅延長了草莓的保存期限,還可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面包店用草莓醬涂抹面包,增加風味;甜品店將其作為餡料,制作草莓派等美食。此外,草莓粉、草莓汁、草莓酒等產品也不斷涌現。草莓粉可用于制作固體飲料、添加到酸奶中提升口感;草莓汁作為清爽飲品,滿足消費者對天然果汁的需求;草莓酒則憑借獨特的果香和醇厚口感,受到不少消費者青睞。在一些地區,草莓酒的釀造還成為特色產業,帶動了當地旅游和文化產業發展。
草莓罐頭兼具開罐即食的便捷性和甜品屬性,成為丹東草莓鮮果價值的再升級。企業利用低溫鎖鮮技術,通過將熱殺菌溫度控制在85攝氏度以下,配合真空負壓滲透工藝,不僅糖水濃度從傳統的40%降至18%,更讓維生素C保有率達到了鮮果的78%。去蒂、分選、灌裝、巴氏殺菌……16道精密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一顆顆“紅顏”草莓被快速加工成罐頭,保質期也從鮮果的7天延長至18個月。頭茬果走鮮食市場,二茬果則用于深加工。憑借“鮮罐雙驅”模式,去年,丹東草莓加工量突破8萬噸,成為年輕上班族辦公室里的新寵。
然而,草莓深加工產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草莓的保鮮期短,采摘后若不能及時加工,容易造成損耗。這就需要完善冷鏈物流體系,確保草莓從田間到工廠的運輸過程中品質不受影響。另一方面,部分草莓深加工企業存在技術水平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要突破這些瓶頸,企業需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引進先進設備和工藝,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同時,注重產品創新,開發具有特色的深加工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可見,草莓除鮮食外,其深加工產業價值巨大。通過挖掘草莓的應用潛力,完善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競爭力,草莓深加工有望成為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