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這一備受歡迎的休閑食品,憑借獨特的麻辣口感和嚼勁,深受消費者喜愛。其發展歷程從早期街邊小作坊的手工制作,逐步演變為如今現代化工廠的大規模生產模式,機械化與智能化的融入為該行業帶來了巨大變革。
在辣條生產的早期,其制作流程較為簡易且依賴人工操作。最初是原料準備環節,主要原料為面粉,偶爾會添加少量豆類面。工人需將面粉與水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常每斤面粉搭配0.25-0.3斤水,隨后進行人工攪拌,憑借經驗和體力確保面粉與水充分融合,形成均勻的面團。
接著是擠壓熟化階段。工人把攪拌好的面團放入簡易辣條機,通過機器擠壓將面團加工成條狀、片狀等各種形狀。早期辣條機簡陋,溫度和壓力控制不夠精準,產品質量穩定性欠佳,熟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人操作熟練度和時間把控。
完成擠壓熟化后進入調味工序。同樣以手工為主,工人依據配方將辣椒、花椒、香料、食用油等調味料混合,再與熟化后的辣條充分攪拌,使每根辣條均勻裹上調味料,賦予其獨特風味。
最后是包裝環節,工人對調味好的辣條進行稱重、裝袋,再用簡單封口設備完成包裝。整個傳統生產流程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產品質量受人為因素影響大,難以實現大規模、標準化生產。
隨著行業發展,機械化設備廣泛應用于辣條生產,顯著改變了生產格局。原料處理環節,先進拌面機取代人工攪拌,能精確控制面粉和水配比,通過高速攪拌槳短時間內攪拌出均勻面團,提高效率的同時保證面團質量一致性。
擠壓熟化過程中,現代化辣條機自動化程度更高,具備精準溫度、壓力控制系統。大型企業設備可按預設參數,穩定擠壓面團成型,并精確控制熟化溫度,確保辣條口感和熟化度達到最佳。
調味環節實現機械化升級,自動拌料機成為主流。這些設備能按預設配方精確投放調味料,通過高效攪拌裝置使辣條與調味料均勻混合,不僅提高效率,還保證每批次產品口味一致,減少人為口味偏差。
包裝環節引入自動化包裝設備,可快速完成稱重、裝袋、封口等操作,大幅提高包裝速度。一些先進包裝機具備自動檢測功能,能識別包裝缺陷并及時處理,提升產品包裝質量。
在科技推動下,智能化技術深刻影響辣條生產行業。以衛龍集團為例,在調味拌料環節,每臺調味拌料鍋安裝
傳感器,實時收集機器運行信息,如溫度、攪拌時長、出料時長等。溫度超30攝氏度影響生產線時,系統立即預警,相關人員手機同步接收信息以便及時處理,實現調味拌料標準化生產。
產品質量追溯方面,智能化技術發揮重要作用。衛龍為每袋產品賦予專屬二維碼,生產線末端員工掃描二維碼,可獲取產品生產基地、車間、生產線等詳細信息。這既助于企業監控產品質量,也讓消費者掃碼了解生產全過程,增強對產品質量的信任。
部分企業引入智能化車間管理系統,實現生產過程精細化管理。該系統實時監控生產線上設備運行狀態、生產進度、人員工作情況等信息,并通過數據分析為企業提供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的決策依據。如通過設備運行數據分析提前預測故障,安排維護保養,避免生產停滯。
湖南麻辣王子食品有限公司在智能化生產方面成果顯著。其位于平江縣的生產車間內,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有序運轉。復工復產以來,4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每天生產約200噸辣條。車間內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精準控制濕度、溫度參數和原料配比,從面粉進入生產線開始,幾乎無需人工過多干預,確保生產過程干凈、衛生,產品質量穩定。
機械化與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徹底革新了辣條生產模式。從傳統手工勞作到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辣條行業不僅大幅提升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也更有保障。隨著科技持續進步,辣條生產行業將朝著智能化、綠色化、高效化方向發展,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美味、健康的辣條產品,也為行業開拓更廣闊發展空間。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