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作為我國重要的林果產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盛產各類優質水果,為果脯加工產業筑牢根基。近年來,新疆林果種植規模穩定,2022年,林果種植總面積達2113萬畝,果品總產量超1300萬噸。紅棗、葡萄、杏等品類的種植規模和產量在全國位居前列,核桃、蘋果等特色樹種也成績斐然。在此基礎上,新疆果脯加工產業蓬勃發展,現有數百家加工企業,產品涵蓋葡萄干、杏干等多種品類,暢銷國內外市場。
新疆獨特的地理與氣候條件,孕育出品質卓越的水果。充足光照和顯著晝夜溫差,使水果糖分充分積累,果實飽滿多汁。吐魯番葡萄甜度高、色澤美,阿克蘇紅棗皮薄肉厚、香甜可口。這些優質水果為制作高品質果脯提供了理想原料,加工出的果脯口感醇厚、風味獨特。
同時,政府大力扶持林果業及相關加工產業。通過構建“一區三帶”格局引導企業集聚,提供資金支持鼓勵企業擴大規模、引進技術,實施稅收減免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有力推動了產業發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提升,對天然、綠色休閑食品需求漸長,新疆果脯借助自身優勢,在國內市場份額穩步擴大,借“一帶一路”倡議打開中亞、歐洲等國際市場,前景廣闊。
新疆果脯加工歷史悠久,傳統技術經驗豐富。制作葡萄干常用晾房陰干法,利用吐魯番等地高溫低濕氣候,將葡萄掛于通風晾房,經30-45天自然風干,一定程度保留天然風味與營養,成品色澤自然、口感香甜。杏干傳統制作是先去核,再陽光下晾曬,不斷翻動確保均勻干燥,耗時約7-10天。傳統技術雖耗時,但賦予果脯獨特魅力,深受消費者喜愛。為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企業積極引入現代加工技術。熱風烘干技術通過在設備內設置熱風循環系統,加速水果水分蒸發實現快速干燥。例如紅棗烘干,可依紅棗情況精準調控溫度在50-80℃,時間8-12小時,相比自然晾曬大幅縮短周期,產品品質穩定。真空冷凍干燥技術較為先進,先低溫速凍水果,再在真空環境使水分升華。針對健康需求,一些企業研發無糖果脯技術,用木糖醇等替代蔗糖,滿足消費者對甜味與健康的雙重追求。
果脯加工離不開各類設備。清洗環節常用滾筒式和噴淋式
清洗機,前者靠旋轉滾筒利用水流與摩擦力清洗水果,后者通過高壓噴頭全方位清洗,為后續加工提供潔凈原料。去皮去核設備因水果而異,蘋果、梨等可用機械式
去皮機削去表皮,紅棗、杏等小型水果有專門
去核機,利用沖壓原理去核,大幅
提高加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烘干設備是核心之一,除熱風和真空冷凍干燥設備,還有太陽能烘干設備。太陽能烘干設備節能環保,但受天氣影響,常見于小型加工廠或家庭作坊。為延長果脯保質期,殺菌和包裝至關重要。常用紫外線殺菌機和高溫殺菌鍋,前者操作簡便、殺菌快,后者利用高溫高壓徹底殺菌。包裝設備多樣,從半自動真空包裝機到全自動包裝機,可滿足不同包裝需求,實現密封包裝,防止二次污染。
然而,新疆果脯加工產業發展面臨挑戰。多數企業為中小型,資金薄弱、技術研發投入不足,市場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弱。新疆果脯品質佳但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有限,缺乏大品牌,產品附加值難以提升。此外,新疆地處內陸,距內地主要市場遠,物流運輸時間長、成本高,影響產品競爭力。對此,可鼓勵企業通過并購、重組擴大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企業實力。政府和企業合力制定品牌戰略,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加強質量管控樹立品牌形象。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優化配送網絡,發展冷鏈物流,加強與物流企業合作降低成本。
新疆果脯加工產業憑借資源和政策優勢,在技術設備升級推動下已取得顯著成就,前景廣闊。通過有效應對挑戰,有望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讓新疆果脯更好走向全國乃至世界。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