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區適用農機裝備發展是當前我國農業全程全面機械化發展的短板之一。為加快建設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探索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研發制造、熟化定型、推廣應用三位一體新機制新模式,加快提升貴州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推廣應用水平,日前,貴州省農業農村廳、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貴州省發展改革委、貴州省財政廳印發了《貴州省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研發制造推廣應用先導區建設實施方案》(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到2027年,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全程機械化水平持續提高,設施農業、特色產業重點環節機械化全面突破,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0%以上。全省建設9個熟化定型基地、86個推廣應用基地,建立健全區域性農機社會化服務和應急救災體系。
《方案》提出,圍繞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急需急用,分區域、分作物、分地形梳理農機裝備短板,編制并動態更新問題清單、需求清單、研發清單,編制年度短板機具需求目錄,排出優先次序,為浙江省重點攻關、貴州省自主創新開展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先導區協作研發和生產制造明確方向、提供依據、奠定基礎。
同時,做好“優勢充分互補、供需無縫對接”,將浙江省研發制造優勢和貴州省丘陵山區農機裝備市場需求充分結合。積極推動貴州省農機企業、科研機構承接或參與國家相關丘陵山區農機裝備研發專項和研發課題。引導鼓勵貴州農機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建立農機研究院和研發中心,突破一批丘陵山區適用農業機械關鍵技術,研制一批適應貴州地形特征和產業特色的農業機械。
此外,支持貴陽市創建省級現代農機創新發展平臺,建設山地智能農機研發制造中心、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園和集成農機作業指揮調度、農機應急管理等功能的農機大數據平臺。依托浙江等農機強省的技術輸出,承接履帶動力平臺和配套農機具、高性能
播種機、山地農用運輸機械、
茶葉機械等農機裝備制造。推動省內科研優勢力量積極申報省部級農機領域重點實驗室和全程機械化科研基地。
《方案》還提出,推進農機化數字化融合,實施智慧農業示范工程,加強農機、大棚、冷庫等傳統設施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動北斗、大數據等數字化技術和裝備在農業各領域各環節的深度融合。到2027年,打造100家數字農業基地和10家智慧農場。
《方案》要求,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投入支持農機中小微企業發展;對符合條件的小型農機制造企業按規定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中小型企業,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加強對農機裝備“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支持農機裝備制造企業申請享受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加大投入支持開展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展示展銷、試驗示范、現場演示、技術培訓及熟化定型、推廣應用基地建設;按規定提高丘陵山區農業生產急需農業機械補貼額測算比例,加大農機作業補貼、新產品補貼試點力度;各地可按規定統籌相關專項資金支持農機裝備研發制造、水稻育秧中心、糧食烘干中心、農機服務中心等建設,逐步補齊農業產業發展組織化、機械化短板。加大金融保險支持力度,探索實行農機裝備購置貼息貸款政策,探索實施農機裝備抵(質)押貸款,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農機服務主體購置先進農機裝備的信貸投放。
注:本文由農機網(www.nongjx.com)整理發布,資料來源:貴州省農業農村廳。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