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宗璐
“真的有必要買嗎?”近日,在北京一超市貨架旁,市民肖女士正在為挑選哪種兒童面條犯難。在她看來,大人吃的一些食品中,有些不適合孩子吃,因此她特別關注兒童食品。“兒童食用等字眼對于新手媽媽來說仿佛有一種魔力。”肖女士表示,兒童食用面條不僅顏色漂亮,包裝可愛,還可以增加孩子的食欲。然而市面上濫竽充數的兒童食品越來越多,肖女士在選購時也陷入了糾結。
伴隨著兒童食品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消費增長較快,大量兒童食品新品牌涌入市場,一時間市面上充斥著不規范的兒童食品,同時,該行業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也讓兒童食品存在一定的爭議。
在質疑聲中,兒童食品還會是一門好生意嗎?未來兒童食品產業該如何發展?
兒童需要均衡的營養支持
肖女士告訴記者,因為平時工作繁忙,沒有特別多時間來研究什么樣的產品更適合孩子,因此她總會傾向選擇標注“兒童”字樣的食品。“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己沒有營養學等方面的知識,這些兒童專用食品讓我感覺更安心。”
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寶爸寶媽們在為孩子選購食品很容易就傾向選擇標注有“兒童”字樣的產品,覺得有標注的食品會更健康,營養搭配也省心。
市民李先生是一位6歲孩子的爸爸,他和他的愛人對自己孩子一日三餐吃什么非常上心,除了自己做攻略,還經常和同事朋友分享帶娃經驗。“有一些搭配好的產品,我們會優先購買。比如窩小芽一周米、一周面、一周果泥等可以讓我和愛人每天節省很多時間思考給寶寶做什么飯菜,而且寶寶也比較喜歡吃”李先生說。
2023年3月份,眾為分眾消費研究院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高達78%的受訪者傾向購買兒童專屬品牌,認為兒童品牌更專業也更了解兒童需求。
那么,“兒童食品”的營養需求關鍵點在哪里?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食品藥品產業發展與監管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建看來,因為兒童生長發育一直處于變化階段,兒童營養的支持也需要不斷調整。兒童對于營養的需求有別于成人,在營養支持方面必須體現出精準化、個性化,需要有針對性地安排和準備。相關企業不僅要確保產品質量,更要有支撐不同年齡段消費者需求的技術支持,更好地貼近消費者。
2023年2月印發的《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增加兒童等特殊群體的消費品供給,強化安全要求、功能適配、使用便利。
在2023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上,9家協(學)會也聯合向食品行業發出倡議,其中也提到了“合理控制生產經營過程中鹽、油、糖的含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新鮮、健康、營養食品的新需求”。
在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段盛林看來,我國營養學科建設已經走到了世界前列,但從整個兒童營養產品的供給上來看,產業起步較晚,需要把兒童真實的營養需要與產業供給進行更好地結合。他表示,兒童食品產業與整體食品產業的發展有著很高的關聯性,兒童食品的研發應該更關注個體本身需求,構建新的產業結構體系,同時培育能夠引領行業的標桿性企業。
“團標”發布填補行業標準空白
從原來“兒童食品堅定的粉絲”,到現在“真的有必要買嗎?”不只是肖女士對的購買欲下降,近年來,關于兒童專用食品的質疑和爭議也未消停過:兒童食品噱頭大于實質、價格過高、配料不科學,以及一些商家利用家長愛孩子心切的心理進行焦慮營銷,這無形中都會對家長和孩子造成傷害,也對整個兒童食品行業產生了不良影響。
雖然我國目前對兒童食品尚沒有精準的定義,也沒有專門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但相關行業、企業以及社會層面等均對兒童食品的安全與營養有所關注。
在行業標準制定方面,2020年5月,由中國副食流通協會食品安全與信息追溯分會、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牽頭制訂的《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標準出臺,對兒童零食營養健康和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規定。
2023年3月,中國副食流通協會、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窩小芽聯合發布了《兒童合理膳食產業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深入探討了我國兒童膳食問題以及產業現狀,并從食材、管理、標準等多個角度給出了科學建議。同時,《中國兒童均衡膳食指導手冊》正式出版,該書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杭州心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組編,圍繞兒童需要攝入的5大類食物和7大營養素,提出1357均衡膳食法則,在食物選擇和搭配、一日三餐食譜推薦和實例應用中給出更具體的膳食建議。
此外,基于共同的理念,窩小芽與中國副食流通協會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并共同展開了兒童食品行業相關研究、標準制定等具體工作,其中,窩小芽已參與制定兒童食品類標準10項,如《兒童糕點》《兒童果蔬汁飲料》《兒童預制包裝菜肴》等標準及相關工作都在進行中。
以品質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隨著兒童食品市場細分發展、食品加工技術日益成熟和家長飲食觀念的升級,兒童食品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各種兒童食品有效滿足了多樣化消費需求,但行業也存在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對此,窩小芽聯合創始人兼副總裁林腮玉認為,企業需要沉下來專注于產品研發,提升產品品質,在做任何一個產品生產決策的時候都要想清楚,每一款產品能否真正給消費者帶來價值。林腮玉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品牌建設。行業向好發展,離不開越來越多的品牌參與。做好品牌才能有價值,反過來可助力做好生產質量工作。
對于兒童食品行業未來的發展,林腮玉表示,“安全是最起碼的底線,未來在更加合理的營養配比上,才會有更多的追求。我們的消費群體希望以更便捷的方式獲取到安全、營養均衡的產品,這樣在兒童喂養上會容易很多”。同時,林腮玉談到,兒童食品行業信任門檻非常之高,未來整個行業一定會朝著品牌化路線發展,在品牌持續的良性競爭中迎來發展的高質量。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