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是制糖的重要原料,廣西憑借長期以來穩定的甘蔗種植面積,糖業發展成為其傳統優勢產業。隨著近日廣西產出的白糖搭載中歐班列走向哈薩克斯坦,既標志著白糖成為我國跨境運輸整車出口貨物中的新品類,也為廣西白糖出口提供提供了批量化、高效率的分發模式。得益于近年來廣西制糖業加快生產端的產能重組和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升級,既有利于帶動產業降本增效,也將為蔗糖深加工產品出口提供支撐。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廣西奠定了甘蔗規模化種植的基礎,也奠定了其發展制糖業的優勢地位。據相關統計數據,去年前八個月我國70%左右的甘蔗糖產自廣西,在2021至2022年榨季,廣西一帶的糖料蔗種植面積預計將穩定在1100萬畝以上,仍將繼續為我國食糖穩定供給保駕護航,可見廣西被稱為“中國糖罐子”并非浪得虛名。
當然了,食糖不僅僅是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食材,更是關切到國計民生的重要戰略物資。在外部大環境形勢較為嚴峻的基礎上,推動制糖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顯得尤為重要。
自2020年來,廣西先后出臺《廣西糖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方案》、《廣西糖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文件。力爭通過加大投入、優化發展環境等一系列舉措,打牢糖業發展基本盤,推動廣西制糖業加快提質升級、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全產業鏈效益增長,著力打造充滿活力、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千億元糖業產業,為國家糖業安全和糖區經濟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到廣西糖業近些年的發展上時,也能看到很多改變。例如在蔗糖生產加工鏈條上,從源頭種植與管理,到收割、煉糖等生產環節,基本已經通過引入
收割機、
蒸發濃縮裝置、
干燥設備等,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與食糖質量。另外,廣西還對糖廠等進行了資源整合,通過關停、整合重組等處理,以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與生產車間的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革新等,帶動先進生產工藝、管理體系的落地和產能的提升,推動產業經濟效益提升。
與此同時,多年來廣西制糖業致力于做強精深加工,至今當地蔗糖深加工產品與綜合利用產品品類均已增至兩位數以上,衍生的酵母、綠色環保餐具產能等也處于不斷增長中,這對產業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廣西糖業總體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隨著未來廣西·中國糖業產業園、糖產品交易平臺等陸續投產與做大做強,糖業數字化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廣西蔗糖產業競爭力或將繼續提升。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