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低溫鮮奶的降價促銷活動不斷,行業內打起了價格戰。業內人士表示,低溫鮮奶是國內的一個發展趨勢,所以品牌都選擇把毛利降下來,進行消費的普及。可以看出,未來乳制品行業,低溫奶將成為主流產品之一。而這,也將為巴氏
殺菌設備帶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低溫奶保質期一般較短,大多在7—14天左右。近幾年,低溫奶產業呈現量價齊升的狀態,行業正處于高速成長期。伴隨著國內和大型乳企消費習慣教育加深、消費者健康意識加強以及電商平臺配送效率提高,我國低溫奶市場規模在 2019 年達到343 億元,同比增11.6%,預計 2018-2024 年復合增速 8.9%,高于常溫白奶的 4.2%。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常溫奶的超高溫處理,導致牛奶中的一些不耐熱營養成分等遭到破壞,并且破壞牛奶原有的風味。而低溫鮮奶卻能夠保留牛奶的營養成分和新鮮風味,因此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可以看出,低溫奶的優勢來自于它的殺菌工藝。在低溫奶生產中,大多時候都會采用巴氏殺菌技術。
巴氏殺菌工藝并不是一種新興的殺菌技術,早在19世界,它就被應用于乳制品、葡萄酒的殺菌中。它是利用較低的溫度(一般在60~82℃)在一定時間內,對食品進行加熱處理,達到殺死微生物營養體的目的。但由于溫度低,只能殺死大部分有害微生物,一些耐熱的芽孢還會存活下來。所以,經過巴氏消毒的牛奶需要冷藏保存。
目前上通用的巴氏高溫消毒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將牛奶加熱到62℃-65℃,保持30分鐘,這一方法的滅菌效率可達97.3%-99.9%;第二種方法將牛奶加熱到75℃-90℃,保溫15-16秒,這一方法的殺菌時間短,但由于殺菌溫度提高,營養和風味也會較前者有更多的損失。
現如今,巴氏殺菌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設備種類也非常豐富。據悉,根據設備結構不同,巴氏殺菌設備可分為網帶式巴氏殺菌
冷卻機、滾杠式巴氏殺菌冷卻機、隧道噴淋式巴氏殺菌機等。設備自動化程度高,設備能自動保持恒溫,殺菌溫度可以在65-95攝氏度之間自由調試,不僅靈活方便,殺菌過程也非常穩定,效率高。
當前,行業內的企業正在不斷進行低溫奶品質升級的努力。為確保牛奶中留有更多的活性物質,不斷有乳企開始使用75℃的溫度進行殺菌,未來75℃可能成為低溫行業的趨勢。但溫度的變化與殺菌時間之間關系非常重要,如何在進一步降低溫度的基礎上,殺滅更多的微生物,保留更多的活性蛋白成為產業內的技術難題之一。
隨著消費升級,未來低溫奶市場發展前景巨大,再加上目前低溫奶市場尚且處于藍海階段,乳企都想分上一塊蛋糕,這必將加大低溫奶市場的競爭。而巴氏殺菌設備也享受到低溫奶市場帶來的紅利。但同時,相關企業也要對牛奶殺菌溫度和殺菌時間加大研究力度,保障質量的同時保留其營養成分。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