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正悄然興起一陣新的餐飲文化——便利店餐飲。伴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增長,便利店產業在我國迅速扎根發展。便利店中有很多種類的盒飯、飯團、三明治等,能夠方便地為人們解決一餐飯,尤其是對于上班族來說,更是帶來了一種便捷的生活方式。如今,便利店產業的天花板還很高,市場潛力巨大,這也為中央廚房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隨著電商時代的來臨,國內實體零售行業的傳統地位受到撼動。然而在這一環境下,國內便利店行業卻呈現“一枝獨秀”的狀態。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便利店日均銷售額達到5299元人民幣/店/日,同比增長7.4%;到了2018年,我國我國便利店實現銷售總額2264億元,同比增長18.8%。
便利店在距離、時間、購物、服務上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其中餐食成品的供應,更讓人們能隨時隨地飽餐一頓。據了解,便利店內的餐食基本上都是由中央廚房統一制作和配送。未來便利店行業的持續壯大也將為中央廚房行業帶來利好。
中央廚房即指通過集中規模采購、集約生產的形式來進行運營,集約化、標準化的操作模式能極大地降低食品安全風險,保障產品質量穩定一致。同時,集中加工還能提高食物原料的綜合利用力,邊角余料可以通過其他形式的加工加以利用,減少食物浪費,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目前,我國中央廚房正處于快速發展、整合階段。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中央廚房累計投資額已經達到4.2萬億元。到2017年,我國
中央廚房設備的市場規模達到了63.7億元,不僅產業規模迅速增長,其相關設備等上下游市場也逐漸完善。
雖然市場完善,但中央廚房現今也存在著一些痛點亟待解決,如加工自動化程度仍舊偏低。業內人士表示,現在我國中央廚房的自動化設備主要集中在清洗、攪拌、切剁等環節,主要的烹飪、分裝都由人工進行,加工標準化程度不夠高。
因此,相關企業在建設中央廚房時,不僅要配置清洗、切剁、混合等設備,也可以引入自動
炒菜機、烹飪機器人、分裝設備等,讓餐食質量和分配更加統一,進一步降低人工參與度,減少人工帶來的食品安全風險。此外,也要提高這些設備的連續化生產能力,使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的工序能連續進行,提高加工效率,使整個鏈條運作更加靈活。
如今,居民對對健康的餐食品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強餐食質量,提升生產標準化程度將成為未來便利店發展趨勢之一。這也對中央廚房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不僅需要配置基礎的原料處理設備,也要引入更高性能的加工設備,提高產能利用率,滿足生產企業需求。
我要評論